骨髓每天製造大量的血球以維持血液中各種血球之平衡,正常的血球的壽命紅血球120 天、血小板10天、白血球1天,他們各具有不同的功能。在化學治療中最普遍也最常發生的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被破壞(抑制),造成白血球和血小板功能的破壞與數目的下降,破壞程度會因藥物而有不同,不過,大多數之副作用是暫時發生的,隨著療程結束會慢慢回復正常。
紅血球內的血紅素,負責將氧氣攜帶至身體各處,紅血球的正常值成年男性4.5~6.0 10^6/ul、 成年女性4.0~5.0 10^6/ul,血紅素正常值成年男性13~18 g/dl、成年女性12~16 g/dl,檢查紅血球與血紅素可測知貧血程度。接受抗癌藥物期間,可能會有貧血現象,若血紅素檢查值<10 g/dl,可能會考慮輸血治療或自費紅血球生成素治療。
抗癌藥物引起的貧血現象稱為續發型之再生不良性貧血,常見的症狀有頭暈、虛弱、疲倦、頭痛、頭暈、躁動、心搏過速、低血壓、呼吸急促、臉色蒼白、怕冷等。除了定期抽血檢驗,平時應攝取足量蛋白質、鐵質、維生素C、葉酸等食物來幫助血紅素之合成。